旧檀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8章 夜过黑松岭,古邑侠踪,旧檀,第二书包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话说秦时月离了寺院,一路往西而去。

他先在永王街市要了坛陈年芦稷酒,作为送给来少侠的见面礼,然后乘竹筏横渡壶溪。

在竹筏上,他与筏工攀谈,打听五年前国军某师奔袭阻击日军之事,筏工侃侃而谈。

时月知道,这支部队,因了抗战中对日作战的赫赫战功,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。特别是龚副师长,更是因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而英名盖世。

在六宅坎头上岸后,面对着左前方辽阔的田野和田野尽头起伏的山峦,秦时月双脚并立,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,好久才将右手放下。

中日军队的殊死拼杀,就发生在眼前这片原野和山丘上。

当时国军某师两个营投入战斗,有一百多名官兵在这里英勇捐躯,用自己年轻的生命,成功阻挡了日军疯狂南进的铁蹄。

指挥此战的正是英勇善战的龚副师长。秦时月到第三战区后,龚副师长已经战死沙场,但英风豪气,让他万分崇敬。

时月一边牵马而行,一边打量着这块浴血过的土地,心里充满了对先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。

秦时明月汉时关,

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但使龙城飞将在,

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时月一边走,一边在心里背诵着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王昌龄的《出塞》诗,这首成为他姓名源泉的名作,为自己无缘亲临前线杀敌而深感惆怅。

不过,虽然抗日的烽火已经远去,但报国的机会永远存在。

此生不报国,岂不枉此生?秦时月觉得自己的内心,有种火一样的激情在燃烧。

这种激情让他内心充满着使命感,随时愿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自己的所有。

慢慢地,他走过了平山,走过了香草墩,走过了黄泥山。

沿途均是百十来米高的小山,确实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。

快到金岗坞时,看看天色将晚,他才重新跃上马背,向低低的天竺山岭再行一个军礼,然后两腿将马一夹,缰绳一放,口中“驾”的一声,黄膘马便沿着山脚一路向西而去。

时月一路打马以中速跑过,等到过了汤坞一侧,驰上长长的黑松岭,已是暮色四合,右手一二里外山脚下的几处茅屋,也亮起了昏暗的油灯和烛火。

来到岭上,只听得风声如吼,似有千军万马从两侧山坞里奇兵突出,又似百万阴兵,在虚空里穿梭疾行,听了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明:庶子天生异相

山久在高